加纳利群岛是非洲西北海域的岛屿群,是隶属西班牙的一个自治区。东部岛群包括兰萨洛特岛(Lanzarote)、富埃特文图拉岛(Fuerteventura)及6个小岛屿;西部岛群包括特内里费岛(Tenerife)、大加那利岛(Gran Canaria)、帕尔马岛(Las Palmas)、戈梅拉岛(La Gomera)和耶罗岛(El Hierro)。
也许您所知的加那利群岛是那个出现在三毛书中的“七颗大西洋上的明珠”,这里对三毛和荷西而言是梦境,更是世外桃源。这里有碧海蓝天,有自然景观,有令人震撼的活火山,也有世代相传的“绝美动听语言”。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加那利群岛的世界遗产!
1. 世界自然遗产: 加拉霍奈国家公园
加拉霍奈国家公园(Parque Nacional de Garajonay)位于西班牙加纳利群岛戈梅拉岛中北部,占据了其中央最高的地方,于1981年成立国家公园,1986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是原始物种的宝库,也是第三纪末南欧地域森林的活化石。这是到目前为止,西班牙国家里唯一受此殊荣的自然区域。
该公园所覆盖的保护绿波状的森林此起彼伏,覆盖了该地区约70%的土地,植被多为月桂,以亚速尔月桂(Laurus azorica)和加那利月桂(Laurus novocanariensis)为主。第三纪时期,清泉和数不清的溪流浇灌着葱郁的植被。
加拉霍奈国家公园包括了几个不同种类的森林。北部的照叶林山谷是最湿润和受保护区域,数目种类丰富,有最高达的月桂树。南部的森林主要是山毛榉和石楠的混合树种。此外,巨型岩石也是公园内的一大景点。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加拉霍艾国家公园位于加那利群岛的拉戈梅岛中心,该国家公园中70%的面积覆盖着月桂树森林。在加拉霍艾国家公园中,泉水和数不清的溪流使当地的植物得以茂密成长,公园中的植被与第三纪时期的植物生长情况颇为相似,但由于剧烈的气候变化,这种植被分布在南欧已经基本消失了。
2. 世界文化遗产: 拉拉古纳的圣克里斯托瓦尔古城
拉拉古纳的圣克里斯托瓦尔(San Cristóbal de La Laguna),简称为拉拉古纳(La Laguna),位于大西洋加纳利群岛中的特内里费岛。此城很早就见诸于历史,伊比利亚半岛的征服军曾在此地的阿古厄勒与岛上的土著方展开一场激战,战斗发生的那一天是圣克里斯托瓦尔日,后来所建的城市也因此而得名。
拉拉古纳有两个核心地区:一个是原本无规划的高城,另一个便是精心规划的低城。低城是一个根据当时欧洲风行的平面几何、方格平面图来进行规划建设的“城市区”。城内有宽阔的街道和开放空间,还有几处可追溯至西元16至18世纪间的拉拉古纳大教堂以及公共和私人建筑,很值得到此一游。古城1999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拉古纳的圣克斯托瓦尔位于加纳利群岛,有两个核心区,一个是原来无规划的“高城”,另一个是经过精心规划的“低城”。“低城”是第一个依据科学原理布局的理想城市区。城中宽阔的街道、开阔的空间,并建有许多精美的教堂、宏伟高大的公共建筑和各式各样的私人住宅,这些建筑的历史都可以追溯到公元16世纪至18世纪。
3. 世界自然遗产: 泰德国家公园
泰德国家公园(Parque Nacional del Teide)是著名的旅游景点,2017年接待游客314万逾人次,是游客人数仅次于日本富士山的火山。此外它是欧洲游客最多、全球游客数排名第二的国家公园。
这座公园位于西班牙的特内里费岛,特内利费岛是西班牙位于靠近非洲海岸大西洋中的加那利群岛7个岛屿中最大的一个岛屿。公园内有一座活海拔3718米的火山——泰德峰,它是西班牙和大西洋岛屿的最高峰,也是加那利群岛最著名的地标。火山及其周围组成了泰德国家公园,巨大的垂直落差和火山的活动使公园形成了独特的自然生态系统。泰德峰的存在使得特内里费岛上的景色和生态都十分丰富,从海滩到雪山,从绿树丛荫到沙漠岩石。
泰德峰也是属于天然纪念物范畴的自然保护地,据资料显示,泰德火山是世界现存的16大活火山之一,随时都有爆发的可能。火山口直径约80米,属于维苏威型火山,灼热的气体由火山口内和斜坡上的出气孔喷出。游客若想要登顶参观,需乘坐缆车,缆车上站的观景平台海拔3000米,气温较低,从这里经常能见到壮丽的云海。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泰德国家公园位于特内里费岛,占地18,990公顷,以泰德成层火山为特征。其海拔3718米,是西班牙的最高峰。离大洋洋底7500米,泰德自然公园被认为是世界第三高火山结构地形,周围景色壮观。由于气候条件使景观的特征和色调不断发生变化,以及云海对山的绝妙衬托,使得该遗产的视觉效果更为震撼。泰德火山公园具有全球重要意义,它见证了海岛演变的地质过程、并且是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火山遗产(如美国的夏威夷火山公园)的重要补充。
4.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戈梅拉岛哨语
在加纳利群岛的戈梅拉岛上,有一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口哨语言”——戈梅拉岛哨语(Silbo Gomero),它是用口哨模仿岛上居民惯用的语言(卡斯蒂利亚语)。这项技艺数百年来,师徒代代相传,是世界上唯一一套发展得完整的、且被大量使用的口哨语言体系,其使用者超过22000人。
戈梅拉岛哨语用口哨代替了每个元音和辅音:两个不同的哨声代替西班牙语的五个元音,四种哨声代替辅音。口哨声可以根据音高,以及间断或是连续来加以区别。熟练之后,吹口哨的人可以传达任何消息。有些地区的变化甚至可以反映出这种变化的口哨的来源地。
自1999年以来当地学校开展口哨学习后,几乎所有的岛民都了解了戈梅拉岛哨语,而且绝大多数人,甚至是老人和年轻人都用哨语进行沟通。哨语还被用于包括宗教目的的庆祝活动和仪式。2009年9月,戈梅拉岛哨语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防止戈梅拉岛的哨语像加纳利群岛上的其他哨语那样失传,人们仍需要为它的传承和发展作出更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