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
我们打电话时几乎都会说这个字,也许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太习惯了,以至于我们从来都不会问为什么。
为什么接电话电话的时候要说“喂”?“喂”字到底怎么读?电话没发明之前之前我们会用“喂”来打招呼吗?
首先我们来看,古人是否在生活中用“喂”打招呼。成书于明朝的《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成书于清朝的《红楼梦》里面,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有用“喂”来招呼人的吗?以我的记忆,一个例子也没有。清末民初的小说里,有这样的例子吗,我没有印象。
因此我相信过去人们是不用“喂”来打招呼的。
那么,是外来语的模仿吗?我们来看外国人打电话的招呼语。
英语:HELLO.Hi
日语:もしもし,(发音 moshee moshee)
法语:Allo ,oui (发音 wi)
德语: Guten Tag,Tag
俄语:Алло(发音 allo)
意大利语: Pronto? Ciao.(俏)
荷兰语:hallo
西班牙语:Aló。.Sí, diga. Dígame. Bueno. 或者aló + buenos días(早上好) 、buenas tardes(下午好)、 buenas noches(晚上好)
葡萄牙语:Aló
清朝末年可能被中国借用的语言中,只有法国的OUI发音接近喂,其他的相差十万八千里。
那么,“喂”是法语“oui”的音译吗?
电话于正式发明的第二年即1877年就进入了上海。是年1月,上海轮船招商局托西人造电话机一部,其电线由金利源栈房通至总局公务厅,这是中国人第一次使用电话。此后,电话逐步在上海推广。1881年。当时上海英商瑞记洋行在上海租界内开办华洋德律风公司,架起市内电话线路。从此中国出现了电话。
1882年,大北电报公司在上海外滩7号正式开设了第一个电话局,设置了一部人工交换机。并在租界内的马路上架设了话线杆。25家客户成为上海首批电话用户。这个电话局是中国最早的市内电话局。
是不是在电话传入的早期,上海人借用了法语的OUI来做电话里的招呼用语,一时没有确切证据,也许是这么来的吧。
喂,你把“喂”读错了
打电话的时候我们碰到太多的人提起电话就“wéi”,包括我们自己也是。当然其他“非主流”的发音像“wèi”,以及一些奇怪的发音“wai”、“ ai”、“hai”也少量存在。
那么,这个“喂”是个多音字吗?翻开新华字典你会猛然发现,这个“喂”并不是一个多音字,它的标准发音只有一个就是“wèi”,不论是当作饲养的意思讲还是打招呼的意思讲。作为“正房”的第四声到打电话的时候就成了偏房。
那这个逆袭的二声“喂”,那它是怎么来的呢?
从汉语的发音来讲,普通话的声调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一声、二声、三声、四声。在平时的口语用语中,阴平和阳平常常用来表示怀疑、不确定的语气,而用去声表示肯定、赞同的语气,加上早期的电话都是不具备来电显示功能的,所以人们在接电话的时候打招呼必然会带有“来者何人”的疑问口吻,慢慢地“wéi”这种读音就成了习惯,再接下来就是习惯成了自然。